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王昌龄刚正不阿背景故事?

59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或“诗家天子”。他一生刚正不阿,其背景故事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一、家道中落与早年经历

出身贫寒:

王昌龄出生于一个衰落的晋阳世家,祖上曾为官,但到他这一代已无显赫地位。他自幼家境贫寒,曾以耕读为生,自称“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学道与入仕:

23岁前在嵩山学道三年,未得道成仙,后弃道从军,26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启仕途生涯。

二、才华横溢与政治生涯

博学宏词科进士: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在博学宏词科中举,以“超绝群伦”著称,改任汜水县尉。后因事贬岭南,次年北归长安,任江宁丞。

边塞诗的开创者: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至天宝年间,他在西北边塞从军期间创作了大量边塞诗,如《望临洮》《从军行》七首等,开创了边塞诗的新纪元,被后人誉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三、刚正不阿与悲剧结局

受诬陷与流放:

天宝七年(749年)因参与永王李璘幕府事件,被贬为龙标尉(今湖南黔阳)。安史乱后返京,再次受谤,改任江宁丞。

含冤而死:

天宝十一年(752年)秋,王昌龄北归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无端杀害,年仅35岁。此事件成为唐代文坛的重大冤案,引发广泛震动。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文学地位:王昌龄的边塞诗以雄浑气势和细腻手法著称,对唐代及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人格象征:他一生坚守理想,虽仕途坎坷,但始终以诗言志,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楷模。

王昌龄的生平体现了盛唐文人对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其刚正品格与文学成就共同构成其历史形象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