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鲜花和蜡烛的古诗,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以鲜花比喻教师奉献的古诗
1.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以桃李代指学生,赞颂教师培育人才的无私精神。
2. 《美》- 佚名(现代教师节创作)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直接以鲜花比喻教师的培育之恩。
二、以蜡烛象征奉献的古诗
1.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和蜡烛比喻教师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
2.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原指落花化作春泥滋养新芽,后喻教师奉献自我、培育后代的情怀。
三、其他相关古诗
《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佚名
“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以自然意象表达教师的无私奉献。
《板书有感》- 佚名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通过板书与池塘的比喻,展现教师育人的辛劳。
这些古诗通过鲜花和蜡烛的意象,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与培育之恩,是教师节文化中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