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惜粮食的成语和古诗词,可归纳如下:
一、成语
粒粒皆辛苦
出自唐代李绅《悯农·其二》,原句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强调粮食的珍贵与农民的辛劳。
汗滴禾下土
同样出自李绅《悯农·其二》,与“锄禾日当午”并称,描绘农民劳作的艰辛。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倡导以节俭培养品德,与珍惜粮食的价值观相契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明代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中的警句,常被用于教育人们珍惜食物。
二、古诗词
《悯农·其一》
李绅《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通过对比春种与秋收的悬殊,揭露封建剥削对农民的压迫。
《观刈麦》
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通过描写农民在丰收季的辛劳场景,隐含对粮食生产的敬重。
《农臣怨》
元结《农臣怨》:“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借农民之口批判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忽视,间接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题农父庐舍》
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通过春日田园景象,展现农民劳作的及时性,体现对农业生产的尊重。
三、其他相关
民以食为天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开篇语,奠定粮食重要性的历史基调。
节俭美德
薛瑄《四言诗》:“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倡导生活简朴,与浪费粮食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成语和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粮食的珍贵与农业生产的艰辛,是传承勤俭节约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