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以孝道为核心思想的经典读物,由元代郭居敬编录,后经历代增补,共收录24位孝子故事。这些故事通过不同角度、环境展现了古代对孝道的诠释,旨在通过典型事例培养儿童品德。
一、主要人物及故事
孝感动天 虞舜为继父瞽叟和继母象所害,多次险象环生(如纵火、掘井逃脱),仍保持孝心。后因孝行感动天帝,获帝尧赏识,成为天子后仍恭敬侍奉父亲,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为薄太后祈福,亲口尝药以确保药性,展现对母亲的孝顺。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社会稳定、经济复苏。
戏彩娱亲
老莱子七十岁仍扮孩童戏耍,为父母排忧解难。汉武帝曾为其画像,传诵千古。
鹿乳奉亲
郯子为疗养年迈父母,披鹿皮入深山取鹿乳,险被猎人误伤。其母闻讯后感动落泪。
百里负米
子路早年贫寒,背米奉养双亲。做官后仍常怀念父母,成为“廉吏”典范。
啮指痛心
曾参因母亲以指呼唤而误咬手指,深知其意后负薪归家。其母惊喜交加,后以“曾参杀猪”闻名。
单衣顺母
闵子骞幼时丧母,冬日穿芦花衣、卧冰求鲤以供养继母。其母感动得泪流满面。
埋儿奉母
董永为供养继母,卖身葬父。后得仙女相助,完成父命,成为民间传说。
扼虎救父
郑子京为救父亲被老虎所伤,临危不惧,后成为忠臣典范。
扇枕温衾
黄香夏夜为父亲扇凉枕席、冬日温被窝,展现孝心与侍奉之道。
二、其他补充说明
编纂背景: 《二十四孝》由郭居敬于元代编录,部分故事来源更早,如《史记》《孟子》等典籍。 文化意义
争议与反思:部分故事(如“黄香温衾”)存在艺术夸张成分,现代社会更强调理性赡养而非形式主义。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份权威资料,涵盖《二十四孝》的主要人物与经典故事,供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