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可概括如下:
一、思想内容
忠君爱国与忧国忧民
杜甫始终以“致君尧舜上”为政治理想,其诗中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例如《春望》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对安史之乱后破败局面的痛心,又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其济世雄心。
关注民生疾苦
他以“诗史”自居,真实记录社会底层生活。如《兵车行》以“车辚辚,马萧萧”描绘征兵惨状,《石壕吏》通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揭露官府暴虐,展现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批判统治腐败
杜甫对权贵腐化现象进行犀利批判。在《丽人行》中,通过“杨氏兄妹曲江游”揭露杨国忠兄妹的奢靡生活,讽刺宫廷权势的荒淫。
二、艺术成就
现实主义巅峰
杜甫继承《诗经》《汉乐府》传统,以“沉郁顿挫”为艺术风格,形成涵盖叙事、抒情、社会纪实等多领域的现实主义体系。其叙事诗如《三吏三别》通过典型人物塑造展现社会全景。
语言与意象
语言凝练精工,意象选择具有象征意义。例如《登高》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展现雄浑的气魄。
人格与风格多样性
早期作品如《望岳》体现青年时期的壮志豪迈,后期则因战乱流离转向沉郁悲怆。其风格从清新明快到雄浑悲壮,跨越人生阶段持续发展。
三、历史地位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其作品不仅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诗对宋代婉约诗及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列为“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