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工程领域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充满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下是两个典型的小故事,展现了他的奋斗历程:
一、12岁赴美求学
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随同治帝派遣的幼童赴美留学,成为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他刻苦学习,先后在陈兰斌老师指导下学习中文,通过考试进入上海出洋局学习铁路技术。14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进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成为120名官学生中最优秀者。
二、4年修成京张铁路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面对外国工程师的质疑和嘲笑(“中国人不可能独立完成”),他坚定表示“铁路是国家的命脉,我一定要为祖国贡献力量”。
克服技术难题 京张铁路穿越崇山峻岭,詹天佑亲自带队勘测线路,常在荒野中工作数日。在八达岭隧道施工中,他创新采用“竖井开凿法”,大幅提高效率。
突破资金与时间限制
原计划需900万元、7年完成的工程,他仅用4年、500万元完成,且提前两年通车,结余资金28万两银子。
拒绝外部压力
当时列强争相控制铁路权益,詹天佑坚持自主设计,拒绝外国资本和人员参与,最终成功打破外国垄断。
三、影响与传承
打破偏见: 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使“中国工程师不行”的论断成为历史,赢得国际赞誉。 培养后辈
詹天佑以“各出所学,各尽所知”的信念,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辉煌篇章,成为民族复兴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