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莺飞”相关的四字成语,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核心成语
草长莺飞
释义:形容江南暮春时节的景色,小草生长,黄莺飞舞,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定语或分句,如“草长莺飞的江南”“暮春草长莺飞图”。
二、其他相关成语
早春二月,黄莺飞舞 - 释义:
特指早春时节黄莺活跃的景象,常与杨柳、春风等意象结合使用。 - 出处:清代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近义词:鸟语花香、燕舞莺歌。 - 反义词:冰天雪地、万籁俱寂。
燕语莺呼 - 释义:
黄莺啼叫,燕子呢喃,形容春天鸟语喧闹的景象。 - 出处:南朝·齐·王俭《入洛诗》:“鸣禽乱飞时,黄莺时一鸣。”
- 用法:联合式,多用于描写自然生态或抒发现代春日情怀。
三、补充说明
常见搭配:常与其他描绘春天的词语组合使用,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含莺飞意象)。- 文化内涵:通过“草长”与“莺飞”的对比,体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循环的哲学思考,如《与陈伯之书》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使用场景或文学赏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