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的段落摘抄如下:
1. 夫子曰:“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 礼者,秩序之法,理性之光,非桎梏人性的枷锁,更非吞噬生命的猛兽。夫子以“理”释“礼”,意在昭示世人。然而世人未觉,不知所措,故夫子设立准则,为迷途者指引方向。只要依此行事,便合乎天理人情;合乎天理人情,便得礼之真义;得礼之真义,方能趋于觉醒。 夫子所倡之“礼”,本为教化之道,使人知敬畏,明进退,辨亲疏,而归于大同。《论语·颜渊》曰:“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之道;礼者,行仁之规。
2.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文明是什么?文明只是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的座,文明只是把垃圾桶旁边的垃圾捡起,文明只是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3. 不学礼,无以立。
4.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5.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8.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9. 礼者,敬人也。——孔子
10.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曹雪芹
11.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12.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13.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14.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况
15.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荀况
16. 晨曦初照,微风轻拂,公园里晨练的人们或舞剑、或慢跑,彼此微笑示意,这和谐的场景恰似一幅现代版的《礼运大同篇》。“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的智慧如涓涓细流,淌过千年岁月,润泽着现代生活。 遥想古代,周公制礼作乐,为华夏文明奠定了礼仪基石。彼时,礼仪是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祭祀之礼到朝觐之礼,从婚丧嫁娶到日常起居,礼仪无处不在。
17.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8. 知耻近乎勇。——孔子
19.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0.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21.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2. 有礼貌的人,能走遍天下。——德国
23.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24. 讲礼貌对人并无损害。——意大利
25.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26.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儒贝尔
27.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约翰洛克
28. 亲师友,学礼仪,香龄,能温席。——德谟克利特
29.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