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恭敬谦让”的原文注音及解释如下:
一、拼音与释义
恭敬 - 拼音:
gōng jìng
- 释义:指对尊长、贵宾表现出谦恭有礼的态度,也指尊敬或尊重地对待他人。
谦让 - 拼音:
qiān ràng
- 释义:指谦虚地不肯担任、接受或占先,常用于形容礼让行为。
二、成语出处
《论语·学而》: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孔子强调温良恭俭让是品德修养的体现。
《史记·淮阴侯列传论》: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欧阳修评价韩信若能谦让则更易成就大业。
三、相关用法示例
谦让美德:
“他性格谦让,总是主动为他人让步。”
传统美德:
“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补充说明
“温良恭俭让”是儒家思想中倡导的五常之一,与“仁义礼智信”并称。在《论语》中,孔子以“温良恭俭让”评价贤德之人,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基础。谦让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更是一种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