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的《朱柏庐治家格言》。该书是朱柏庐本人撰写的家庭伦理道德训诫录,与《治家格言》《朱子家训》等书并称“朱氏家训”,全文共524字,分述了居家、处世、待人等多方面的道德规范。
具体出处与背景
文献依据 该句明确收录于《朱柏庐治家格言》中,原文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历史背景
朱柏庐(1619-1695),字伯庐,号东林居士,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家道中落,通过自身经历总结出治家理念,该书即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相关延伸
同类思想对比: 与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同为劝诫节俭的经典诗句,但前者侧重农业生产的艰辛,后者更强调粮食的珍贵。 现代意义
综上,该句不仅是传统家训的典范,也是中华民族勤俭美德的重要载体。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