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月是中国传统历法中按季节划分的月份概念,具体指农历的 3月、6月、9月、12月,对应四季的末尾阶段。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四季月的定义与划分依据
基本划分 四季月以农历每季的最后一个月为基准,具体为:
- 春季:
农历3月(孟春)
- 夏季:农历6月(季夏)
- 秋季:农历9月(季秋)
- 冬季:农历12月(季冬)
与节气的关系 四季月通常包含对应季节的节气。例如:
- 季春月(农历3月):清明至立夏期间
- 季夏月(农历6月):小暑至立秋期间
- 季秋月(农历9月):寒露至立冬期间
- 季冬月(农历12月):大寒至立春期间
二、与公历月份的差异
阳历与阴历不同:
四季月是农历概念,与公历月份无直接对应关系。例如,2025年农历3月对应公历4月,但每年具体日期可能不同。
季节划分标准:四季月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与公历的3-5月、6-8月等划分方式不同。
三、补充说明
五行学说中的“土旺”:在五行学说中,土对应四季月的旺度最高(4个月),而其他五行(金、木、水、火)各旺2个月。
其他划分方式:部分文献将四季月定义为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如春季3月、夏季6月等),但此说法与“季月”概念存在争议。
综上,四季月是农历中具有季节代表性的月份划分方式,主要用于传统节气记录和五行学说中,与公历月份需结合具体历法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