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接踵摩肩是三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被混用,但实际含义和用法有明显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差异
应接不暇 - 本义:
原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如“秋色应接不暇”)
- 引申义:形容人或事太多,应付不过来(如“会议应接不暇”“事务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 本义:
形容眼前景象复杂纷繁,导致眼睛看不过来(如“展品目不暇接”)
- 引申义:可形容信息过载或事物杂乱无章
接踵摩肩 - 本义:
形容人非常多,拥挤到肩碰肩、脚碰脚(如“节假日商场人接踵摩肩”)
- 引申义:可比喻事物发展迅速,接踵而至(如“新技术接踵摩肩涌现”)
二、用法区别
应接不暇:多用于描述因事务繁重或人手不足导致的忙碌状态,主语常为人或组织(如“公司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侧重视觉上的冲击,强调因东西太多而无法仔细观察,主语多为自然景观或物品(如“眼花缭乱的星空”)
接踵摩肩:专指人群拥挤的状态,主语通常为具体场景中的人群(如“车站接踵摩肩”)
三、结构与近义词
结构:三字成语,均以“接”字开头,形成固定搭配
近义词:
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强调忙碌)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强调视觉负担)
接踵摩肩:摩肩接踵(强调人多拥挤)
四、典型用法示例
应接不暇 - 例:展会期间,观众应接不暇地参观各个展区
- 例:她每天忙于工作,应接不暇地回复邮件
眼花缭乱
- 例:夜市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 例:科幻电影中未来城市的景象眼花缭乱,令人震撼
接踵摩肩
- 例:春运期间火车站人接踵摩肩,秩序维护成为重点
- 例:新店开业吸引大量客流,门口接踵摩肩
总结
应接不暇: 事多/物杂,强调应对能力不足 眼花缭乱
接踵摩肩:人多,强调物理空间的拥挤
通过区分这三个成语的含义与用法,可以更精准地表达不同场景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