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嶙峋”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山势高峻险峻、怪石重叠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人体瘦削或器物刚直有骨气的形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主要含义
自然景观 形容山峰、岩石等自然景观高耸险峻、重叠交错,如:
-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韩愈《送惠师》)
- “峰忽中断,两壁崭然,相去可寻丈,下视嶙峋千仞”(刘大櫆《游黄山记》)
人物特征
可形容人消瘦露骨,如“瘦骨嶙峋”。
二、用法与出处
文学创作: 常用于山水诗、游记等文体,通过夸张手法表现自然奇观,如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中的“飞舞”一词强化了动态感。 成语结构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峰峦叠嶂、层峦叠嶂、怪石嶙峋。
反义词:平川坦途、秀丽平缓。
四、补充说明
该词出自《汉书·扬雄传》和《楚辞》,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如“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其意象常与“气节嶙峋”等词搭配,形成固定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