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词义
物理屏障 指实际存在的遮挡物,如屏风、围栏、城墙等,具有明确的物理阻隔功能。例如:
- "古代宫殿的屏风既具装饰性,又承担分隔空间的作用"。
抽象屏障
指无形的阻隔因素,如法律、规则、道德观念等,通过社会规范实现间接限制。例如:
- "言论自由的法律屏障保障了公民的表达权"。
二、词性及用法
名词: 可单独使用,如"天然屏障"、"心理屏障"。- 动词
三、典型例句
自然屏障 - "燕山和西山构成北京城的天然屏障"。 - "云海翻涌时,整座山仿佛变成白色屏障"。
人造屏障
- "医院设置隔离屏障防止病毒传播"。 - "高墙和电网构成边境的物理屏障"。
心理与社会屏障
- "代沟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屏障"。 - "公正的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屏障"。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屏风、遮蔽物、隔断。- 反义词
五、扩展应用
屏障在文学和艺术中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敌人难于逾越的屏障",强调其不可逾越性。在科技领域,"红外屏障"等专业术语则指向特定功能装置。
综上,屏障既包含具象的物理阻挡,也涵盖抽象的规则与心理隔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