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古代尊师重教的典故有哪些

59

一、帝王尊师

汉明帝刘庄尊师桓荣

汉明帝继位后,仍以太子礼尊崇博士桓荣,曾亲自到太常府设师座、行弟子礼,并在桓荣去世后换衣丧葬,其子也以礼安葬。

唐太宗李世民尊师

唐太宗重视教育,要求子女尊重师长。例如,他特许太子师李纲坐轿进宫,且当魏王不敬师时,以身作则批评儿子,强调“见师如见朕”。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幼年受老师荆条教育,成年后回忆往事时,于碣石岛下跪拜,以荆条象征恩师,后人称该岛为“秦皇岛”。

二、学者尊师

子贡尊师

孔子弟子子贡,孔子去世后守墓六年,以楷模行为传承儒家思想,后世以“楷模”纪念其尊师情谊。

杨时“程门立雪”

北宋理学家杨时为求学,冒雪等待程颐醒来,积雪一尺多厚仍恭敬侍立,成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岳飞祭师

岳飞幼年受周侗老师教导,后以师礼安葬,并在重要节日祭拜,手持老师赠弓射三箭,表达忠诚。

三、其他典型

周侗教岳飞

岳飞自幼由周侗教授射术与品德,周侗去世后,岳飞每祭拜都手持三百斤弓箭,象征传承师训。

程颐弟子的侍立

理学家程颐弟子游酢、杨时,为避免惊醒午睡的老师,雪中静立等候,体现儒家弟子对师长的敬重。

秦始皇忆师

秦始皇在仙岛祭拜幼年启蒙老师,以荆条象征恩情,展现帝王对教育的重视。

这些典故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了尊师重教的传统,既有帝王以身作则,也有学者以行动践行,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教育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