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的并论”,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成语含义
“并论”指将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讨论或看待,常与“相提”(相比、并列)连用,构成成语“相提并论”。该成语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指窦婴被商遂劝诫时,商遂批评其将“无力使皇帝改变主意”与“为此事殉节”相提而论,后演变为固定成语。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反义词:不可同日而语、数厚此薄彼、敌众我寡。
三、使用示例
正面评价:
麦积山“藏碑洞”与敦煌藏经洞可相提并论,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具有同等历史价值。
负面批评:
机械化和手工劳动的效率不能相提并论,前者代表现代科技,后者是传统工艺。
生活场景:
小明偶尔迟到与经常迟到的同学不可相提并论,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结构与出处
结构:联合式成语,四个字+动词+名词。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商遂劝谏窦婴时所言:“今臣窃伏愚议:婴虽无力致陛下之变,终不可为此殉节,徒欲以身死明志,实非臣子所以取信于陛下之道也。今乃以死明志,不亦自暴其短,以彰其长乎?臣以为不可相提而论。”后简化为“相提并论”。
综上,“并论”在成语中多用于否定句,强调对不同对象的客观评价,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近义词或反义词搭配使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