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元日/元旦)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春节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的习俗)
二、元宵节(元夕/上元)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描绘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浪漫场景)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宫秋夜时,玉殿钟声暮。 (通过夸张手法表现元宵节灯火辉煌)
三、清明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表现清明扫墓、踏青的哀思与习俗)
《寒食》 王建
今夕寒食节,都城卧龙眠。 重门深锁无车马,惟有泪痕湿罗巾。 (寒食节禁火习俗的沉痛写照)
四、端午节
《端午日赐衣》 杜甫
端午被恩荣,端午被恩荣。 时当浴龙舟,命仆祭江神。 (体现端午赛龙舟、佩香囊的习俗)
《七夕》 李商隐
星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以神话传说展现七夕乞巧的浪漫)
五、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六、其他节日
上巳节:曹植《洛神赋》虽未直接描写,但提及“水边宴饮”习俗
七夕:杜甫《九日寄岑参》以“七夕”点明时间,隐含牛郎织女传说
以上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民俗特色。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习俗的演变,可结合诗题与注释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