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约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条款,具体内容可能因学校或班级特色有所调整:
一、出勤与纪律
1. 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旷课,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
2. 上课铃响后迅速回座,不拖延、不讲话,保持课堂安静;
3. 集队时快静齐,遵守路队指令,上下楼梯靠右行。
二、学习规范
1.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 作业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
3. 每天预习和复习,培养自学能力,主动提问不懂的问题。
三、行为准则
1. 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虚心接受批评;
2. 团结同学,互相关心,不欺软怕硬,不参与欺凌行为;
3. 文明礼貌,使用规范用语,不说脏话粗话,保持课间安静。
四、卫生与公物
1. 爱护校园环境,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主动捡起垃圾;
2. 责任到岗值日,保持教室内外整洁,公共设施完好无损;
3. 节约资源,不浪费水电,不攀比物质。
五、安全与自我保护
1. 注意人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
2. 防火防电防跌伤,掌握基本安全知识,遇到事故冷静处理;
3.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沉迷网络游戏或赌博。
六、奖惩机制
1. 设立积分制度,考勤、学习、纪律表现与积分挂钩;
2. 积分优秀者获得奖励(如优先选座、小礼品),积分落后者需承担值日等责任;
3. 违纪行为需向全班道歉并赔偿损失,屡教不改者联系家长共同教育。
七、附则
1. 公约需经全班同学讨论通过,定期修订完善;
2. 未尽事宜由班主任或班委会解释处理,全体同学共同遵守。
以上条款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整,关键是通过量化考核(如积分制)和日常监督(班干部检查)确保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