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员自评的规范要求,党员在自我评价时通常选择“合格”“优秀”“良好”或“不合格”中的一个档次。具体选择需结合自身实际表现,并参考以下要点:
一、评价标准与档次划分
优秀 - 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工作能力强,具有出色的组织协调、执行和创新能力;
- 勤奋敬业,工作态度突出,群众满意度高;
- 综合业绩显著,能做出突出贡献;
-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坚守底线。
合格
- 基本符合党员标准,能履行党员义务;
- 工作态度端正,能完成基本工作任务;
- 理论学习较主动,党性修养有所提升;
- 无严重违纪行为,群众评价良好。
良好
- 思想积极向上,政治敏锐性较强;
- 工作认真负责,具备一定专业能力;
- 团队协作意识较好,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 廉洁自律意识较强。
不合格
- 违反党的纪律或国家法律法规;
- 工作消极怠工,业绩长期不达标;
- 党性观念淡薄,群众反映差;
- 存在严重违纪行为。
二、填写注意事项
避免混淆档次: 若自评优秀但组织评价为合格,需结合组织意见调整自我评价。通常情况下,优秀是更高档次,应基于更突出的表现选择。 实事求是
组织审核:最终评定由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个人自评仅作为参考。
三、示例参考
合格党员自评:
"在过去一年中,我严格履行党员义务,按时参加组织生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认真,能完成分配任务。但理论水平还需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存在改进空间"。
优秀党员自评:
"我始终以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参与改革创新,带领团队完成重大项目。同时,注重自我修养,群众满意度较高,但需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照上述标准进行客观分析,选择最符合的档次,并在自评中具体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