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标准强调,真理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通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来验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符合客观,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头连接着主观,一头连接着客观,因此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的特点是具有直接现实性,即通过实践可以直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人们在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时,如果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即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此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标准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中得到阐述,并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当时“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了全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综上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实践在验证认识真实性中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