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16句精华如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解释:追求极致的虚空和坚守深沉的宁静,观察万物的生长与循环。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解释:万物纷纷回归其根本,归根即是宁静,宁静即是复命,复命即是常道,知常即是明智,不知常则会妄作而招致凶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天地和圣人对万物和百姓一视同仁,没有偏爱。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解释:轻易许诺则很少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容易则容易遭遇困难。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释:自然的规律是利而不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为了而不争斗。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万物生长而不自始,生养万物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功,功成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释: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却反而在前,把自己置之度外却反而生存,这不是因为他无私,而是因为他能成就自己的私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狂风不会整天,暴雨不会终日,比喻事物都有其极限和规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解释:挫去锋芒,解开纷争,和光同尘,与世无争。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解释:虚空而不屈曲,越动越出,多听反而困惑,不如守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解释:同第1条,强调追求极致的虚空和坚守深沉的宁静,观察万物的生长与循环。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解释:保持素朴,减少私欲,抛弃世俗学问,才能无忧无虑。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自我表现则明智,不自我认为则彰显,不自我夸耀则有功,不自我矜持则长久,正因为不争斗,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之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解释: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这些精华句子体现了《道德经》所倡导的自然法则、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等核心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