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一部宣扬孝道的经典文献,其中记载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孝子故事。以下是部分孝子的具体名称及其故事:
孝感动天 故事: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始终孝顺父亲,关爱弟弟。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最终大象和鸟帮助他耕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选定他做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仍然尊敬父亲,并把象封为诸侯。
戏彩娱亲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为了逗父母开心,穿上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像孩子一样戏耍。他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学孩子啼哭,以此来娱乐双亲。鹿乳奉亲
故事: 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一次取乳时,差点被猎人射杀,他谎称是鹿,最终获得猎人的帮助和鹿乳。百里负米
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即使做官后,他仍然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芦衣顺母
故事: 春秋时期的闵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闵损却始终孝顺父亲,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亲尝汤药
故事: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怀橘遗亲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他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扇枕温衾
故事: 东汉江夏安陆人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行佣供母
故事: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闻雷泣墓
故事: 王裒,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哭竹生笋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的孟宗,少年丧母,非常孝顺。母亲喜欢吃竹笋,孟宗在冬天跑到竹林,悲痛欲绝地哭诉,结果竹笋生长出来,满足了母亲的愿望。卧冰求鲤
故事:
晋朝的王祥,继母朱氏不喜欢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他的不是,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但王祥依然对继母非常孝顺。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