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吊唁信封的书写,综合传统习俗与现代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一、信封正面
顶格书写 在信封正中央竖向书写“奠仪”二字,字体需庄重低沉,体现哀悼氛围。
署名与身份
在“奠仪”右下角依次写上姓名、身份(如“挚友”“同事”等),部分信封可省略身份说明。
二、信封背面
哀悼语
空一行写简短悼念语,如“深切悼念,愿逝者安息”“沉痛缅怀,望家属节哀”等,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对家属的慰藉。
日期标注
在哀悼语下方注明送奠仪的具体日期,格式为“XXXX年XX月XX日”。
三、传统格式示例
若按传统格式书写,信封背面可参考以下结构:
```
痛悼(哀悼)[亲属称谓] [逝者姓名] 先生/大人 千古
永垂不朽(英灵永存/与天地长存等)
世侄(儿/世友)[你的姓名] 敬挽
```
亲属称谓: 根据与逝者的关系填写,如“世伯(父亲)”“叔伯”等。 年龄标注
四、注意事项
色彩选择
信封需使用白色、素色或牛皮纸,避免使用红色、粉色等喜庆颜色。
关系对应
若有族戚朋友吊唁,需在信封上体现亲属关系,如“侄儿敬挽”“外甥致哀”等。
地域差异
书写习惯以传统汉民族习俗为主,竖写、从右至左的格式适用全国大部分地区。
通过以上规范,既能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思,又能体现对家属的关怀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