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区别
动作性质 - “作”多用于抽象活动(如思考、创作),动作性较弱,与“进行”等词呼应;
- “做”多用于具体事务(如做饭、做作业),动作性较强。
语体色彩
- “作”偏向书面语,文言文和成语中几乎全用“作”(如“作诗”“作别”);
- “做”多见于口语,现代汉语中逐渐普及。
语义范畴
- “作”多与抽象概念搭配(如“作用”“作用力”);
- “做”多与具体事物搭配(如“做衣服”“做实验”)。
二、用法示例
(一)动作性对比
作: 他在会议上作报告,内容详实而深刻; 这部小说的作法独特,开创了新流派。- 做
妈妈正在做蛋糕,香气四溢;
我每天做作业到深夜,为了明天的考试。
(二)语体色彩示例
书面语(作):
该作文学价值极高,被誉为现代经典;
作文本需规范书写,不可涂改。- 口语(做):
你做作业认真吗?(日常交流);
我今天做了个决定,要减肥。
(三)特殊用法
作作(形容词):
她作作地摆弄着花瓶,显得很虚伪;
做作(副词):
做作地表演,缺乏真情实感。
三、易混淆点辨析
可互换情况:
“作报告”与“做报告”在口语中常混用,但“作报告”更强调正式性;
“作诗”与“做诗”均可用,但“作诗”更突出文学创作过程。- 必须用“作”的场合:
动宾结构中,若宾语为名词(如“做教师”“做实验”)则用“做”;
表示身份、成绩等抽象意义时用“作为”(如“作为学生”“作为贡献”)。
通过以上示例和规则,可更清晰地掌握“作”与“做”的用法区别。实际使用中需结合语境选择,既存在可互换的情况,也有严格区分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