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什么是五项管理十项举措

59

五项管理十项举措是教育部为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管理而推出的系统性政策框架,旨在通过具体措施缓解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该政策包含 五项管理十项举措两个层面:

一、五项管理(基础框架)

减轻作业负担

- 初中书面作业需在校内完成,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总量也要控制。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倡导创新作业形式。

保障睡眠时间

- 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1:20,初中生22:00,高中生23:00。寄宿制学校需参照执行,并将睡眠状况纳入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加强手机管理

- 原则上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需经家长申请统一保管。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探索使用电子学生证等替代方案。

规范读物管理

- 建立读物进校园审核机制,严格把控教材、教辅材料内容,防止不良信息渗透。

改善体质状况

- 每周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将体质健康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十项举措(配套措施)

明确责任分工

-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需成立专项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主体,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

强化政策宣传

- 将五项管理纳入教师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培训,通过家长会、社区宣传等方式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监督。

建立监督机制

- 设立举报渠道,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落实情况与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等挂钩。

完善评价体系

- 把学生体质健康、睡眠质量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学校转变评价导向。

加强家校合作

- 家长需签订承诺书,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作息、学习习惯,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三、实施要求

目标管理:

2021年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各地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逐项落实。

属地化执行:明确市、县责任,对线上培训平台、网络游戏等制定规范。

监督问责: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通过五项管理为核心,十项举措为配套保障,该政策体系覆盖学校管理全链条,强调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协同,旨在营造健康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