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童年神速:
10岁便算出1到100的和(5050),17岁用尺规17等分圆周。
自学成才:
初中辍学后自学代数和几何,奠定数学基础。
二、华罗庚(Hua Luogeng)
贫寒出身:
仅初中文凭,通过自学成为数学家,著有《缀术》。
圆周率贡献:
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7位,提出“华氏定理”。
三、祖冲之(Zu Chongzhi)
南北朝数学家:
精确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7位,编制《大明历》。
多领域成就:
发明指南车、水运仪象台等。
四、欧拉(Leonhard Euler)
启蒙教育:
因质疑上帝能否记住星星数目被逐出学校,奠定独立思考精神。
数学王国:
提出“七大数学定理”,包括蒲丰试验。
五、陈景润(Chen Jingrun)
歌德巴赫猜想:
创立“陈氏定理”,攻克“1+2”问题。
艰苦生活:
常穿黑衣,一天仅吃两餐,专注数学研究。
六、阿基米德(Archimedes)
几何成就:
提出杠杆原理、浮力定律,计算圆周率至近似值。
米粒实验:
与国王下棋,通过指数增长展示数学之美。
这些故事展现了数学家们对知识的追求、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跨领域的贡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