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歇后语主要通过谐音、字形拆分或意象联想形成,以下是分类整理:
一、谐音类
和尚打伞—— 无法(发)无天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豆渣贴门神—— 神(申)不守舍
孕妇走独木桥—— 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老公拍扇—— 凄凉(妻凉)
二、字形拆分类
七窍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
牛角上爬蚂蚁—— 不显眼
和尚分家——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出了事(寺)
三、意象联想类
飞机上点灯—— 高明
玉皇大帝放屁—— 神气
男人比女人——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观音堂里着火——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不象仁(人)君
四、趣味谐音类
抓蜂吃蜜——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找累(泪)吃
父亲向儿子磕头—— 岂有此理(礼)
五、结构拆分类
麦柴秆吹火——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空想(响)
开弓的箭—— 决不回头
以上歇后语通过谐音、字形拆分或意象联想形成,兼具趣味性和语言智慧,适合日常交流和语言学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