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口唇期(0-1岁) 以口腔活动(吸吮、咀嚼等)为性满足中心,若需求过度满足或不足,可能导致成年后形成依赖或攻击性人格特征。
肛门期(1-3岁)
排泄训练成为关键,过度严格或宽松的训练方式可能引发成年后的秩序性人格(如洁癖)或放纵性人格(如浪费)。
性器期(3-6岁)
性器官成为关注焦点,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恋父),通过模仿同性父母形成性别角色认同,并建立超我标准。
潜伏期(6-12岁)
性冲动被压抑,注意力转向外部活动(如学习、游戏),自我同一性开始形成,为未来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生殖期(12岁至成年)
性冲动转向异性,形成稳定的两性关系模式,个体完成人格整合。
说明:
不同阶段的发展顺序固定,前一阶段的影响会延续至后续阶段。- 该理论强调心理冲突的解决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