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歇后语,其含义及出处如下:
一、核心含义
比喻自取灭亡或自找死路,形容因盲目行动或过度执着导致失败甚至牺牲。该歇后语既含贬义(如自不量力),也蕴含褒义(如为理想义无反顾)。
二、出处与典故
典故来源:
出自《梁书·到溉传》中“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的典故,原指飞蛾因趋光性扑向火焰自焚,后引申为人类因盲目行动招致灾难。2. 文学引用:元代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也曾使用“自讨死吃”等表述,强化了自取灭亡的意象。
三、常见变体与用法
变体形式:
灯蛾扑火、飞鹅扑火等,均表达类似含义。2. 语法功能:作谓语、状语或定语,含贬义,可单独使用或搭配其他词语(如“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四、例句参考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