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黄盖,擒贼先擒王”是一个成语,其含义和出处如下:
一、核心含义
军事策略 该成语最初出自《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典故:东吴周瑜为实施火攻曹操水军,命黄盖诈降曹操。黄盖在军中故意与周瑜意见不合,周瑜便以“打黄盖”为名实施苦肉计,使其假装气愤投敌,从而为火攻创造条件。
引申意义
- 解决问题要抓关键: 原指作战中先擒拿主要敌人,后比喻做事要抓住核心或关键环节。 - 策略性伪装
二、相关典故背景
时间与人物:事件发生于东汉末年赤壁之战期间,东吴将领黄盖受命诈降曹操,周瑜为验证其诚意,以笞刑(打黄盖)促使其完成诈降。
结果与影响:黄盖成功诈降后,东吴与刘备联军实施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常见用法
军事与商业:形容在竞争或对抗中先解决核心问题,如打击犯罪团伙需先瓦解其领导层。
生活场景:比喻处理矛盾时需找到根源,如领导与下属矛盾需从沟通入手。
四、歇后语形式
该成语常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结合使用,形成完整歇后语: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综上,该成语既包含具体历史事件,又演变为比喻,强调策略性处理问题的智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