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59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是近体诗的核心规则,其基本格式和要点如下:

一、基本格式

五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全篇共四联,对仗工整。其核心平仄格式主要有两种:

仄起仄收式

- 首句第二字为仄声,末字为仄声(不入韵)

- 示例:《春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平起平收式

- 首句第一字为平声,末字为平声(需入韵)

- 示例:《终南山》- 王维

```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晴空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二、平仄规则

基本口诀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首句第一字(一)和第二字(三)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必须为仄声

- 补充说明:若首句入韵,则首句第二字必须为仄声

对仗要求

- 中间两联(颔联、颈联)需对仗,即第二、四句,第六、八句需对仗

- 对仗包括字词相对、平仄相协,如“国破山河在”与“城春草木深”

特殊说明

- 平声字:

在古诗中,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以及入声字(如“月”“雪”等)

- 韵脚:通常以平声字结尾,如“深”“平”等

三、常见格式对比

| 格式类型 | 首句结构 | 示例诗篇 |

|----------------|----------------|------------------------|

| 仄起仄收式 | 仄仄平平仄(首句第二字仄) | 杜甫《春望》 |

| 平起平收式 | 平平仄仄平(首句第一字平) | 王维《终南山》 |

四、历史演变

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源于骈体文,至初唐时期定型,成为近体诗的标志性特征。其规则体系对后世的词曲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在音韵和谐与意境表达上达到了高度平衡,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