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数学家
祖冲之 - 圆周率计算:
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3.1415927),领先西方近千年。
- 历法与数学:著有《大明历》,提出“缀术”计算圆周率,推动天文学发展。
刘徽 - 《九章算术注》:
系统注释《九章算术》,提出“割圆术”用3072边形逼近圆周。
- 逻辑推理:最早主张用逻辑证明数学命题,奠定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基础。
徐光启 - 《几何原本》翻译:
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介绍西方数学体系。
- “度数之学”:提出实用数学思想,撰写《勾股义》《测量异同》等著作。
华罗庚 - 优选法:
创立“黄金分割法”,优化工程与经济问题。
- 数学普及:从杂货店学徒成长为现代数学家,推动数学教育。
二、近现代数学家
陈省身 - 微分几何:
创立“微分几何学派”,与欧拉、黎曼齐名。
- 教育贡献:培养大量数学人才,推动中国数学国际化。
陈景润 - 哥德巴赫猜想:
证明“1+2”,摘得数学领域最高荣誉。
吴文俊
- 算法研究: 提出“吴方法”,复兴中国古代数学算法。 三、其他重要数学家 朱世杰
张衡:天文学家,发明浑天仪,推动球坐标系发展。
丘成桐:数学家,研究卡拉比-丘流形,为弦理论奠基。
四、数学教育先驱
朱世杰:元代教育家,著有《算学启蒙》,开创性开展数学教育。
总结
中国数学家在古代就取得辉煌成就,如祖冲之、刘徽等,近现代则通过引进西方知识(如徐光启)和理论创新(如陈省身、华罗庚)持续发展。当代数学家如王诗宬在低维拓扑领域取得突破,展现中国数学的多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