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中国古代长城考试知识?

59

关于中国古代长城的考试知识,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长城的基本概况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历时约2000多年,长达约20000公里,耗费数百万人力,采用石头、砖块、黄泥、石灰等材料修建而成。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长城的平均高度为7.8米,个别地段高达14米,基础宽度平均有6.5米。

长城在军事防御方面的作用

阻挡骑兵优势: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兵见长,他们机动性强、冲击力大。长城的建设有效地阻挡了骑兵的进攻,起到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著名关隘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48千米处的关沟峡谷之中,是万里长城上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关隘之一。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是长城上著名的关隘之一。

长城的修筑历史

长城的修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修筑的是由一些诸侯国修筑起来的城墙,目的是为了彼此抵御外部侵略。真正意义上的长城来源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于公元前214年开始修建长城。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长城的地理分布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文化意义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的现代影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长城的历史、建筑、军事防御、著名关隘、修筑历史、地理分布和文化意义等方面,是了解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