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孔子: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非常自律。他规定每日必须学习,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无益的事情。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而克己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律。
乔布斯:
现代著名的企业家和发明家乔布斯,以严格的时间管理和高度自律著称。他每天都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绝不会拖延或浪费时间。
吴敏霞:
中国跳水名将吴敏霞,作为一名非常自律的运动员,她每天都会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不管是在比赛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非常谨慎。
晏婴:
春秋时齐国的著名大夫晏婴,以严于律己、生活简朴著称。尽管他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仆,从不搞特殊。齐景公曾为他扩建住房,但他婉言拒绝,坚持住在简陋的房屋里。
柳传志:
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非常注重时间管理,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杨继宗:
明朝时期的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悻悻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但英宗了解到实情后,反而更加敬重他。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为了不迟到,他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尽管家里负担很重,但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最终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孙敬:
东汉时期的学者孙敬,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用绳子的一头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当打瞌睡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痛头皮,让他立刻清醒过来继续读书。凭借着这股坚韧不拔的毅力,孙敬终成一代大学士。
许衡:
南宋时期的学者许衡,在盛夏时经过河阳,天气炎热,口渴难耐。道路旁有一棵梨树,众人都去摘梨吃,只有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神情自若。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摘取,不可。”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这些例子都表明,自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