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确凿”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说话或陈述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常表现为有充分的证据或理由支持,令人无法怀疑其真实性。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真实性强:
指所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高度一致,常通过事实、证据等可验证的信息支撑。
语气坚决:
带有强调语气,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突出说话者的信心和权威性。
二、典型用法
形容陈述 “他提供的证据确凿,无法抵赖。”
在法律或学术语境中,强调事实的不可争议性。
描述态度
“她言辞确凿,让人信服。”
侧重表达说话者的自信和条理性。
三、近义词与区别
同义词: 确实(如“确实如此”)、肯定(如“他确实完成了任务”) 区别
“确实”侧重于描述事物的真实性,而“言辞确凿”特指说话内容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四、补充说明
该成语常与“证据”“证明”等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固定表达,如“确凿证据”“确凿证明”等。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均适用,但书面语中更强调逻辑性和规范性。
综上,“言辞确凿”是评价语言表达可信度的重要标准,既包含内容真实性,也包含表达方式的严谨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