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中存在多处古今异义词,以下是主要例子及解释:
一、核心概念差异
仁义 - 古义:
仁是内心之德,义是行事之宜,强调道德修养。
- 今义:多指具体的道德行为或伦理标准,如“仁爱”“正义”。
行政 - 古义:
指君主直接施行政令,如“率兽而食人”。
- 今义:特指政府或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
地方 - 古义:
指方圆百里的土地,如“百里而可以王”。
- 今义:多用于地理概念(如城市区域)或抽象空间(如“地方特色”)。
二、其他典型例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妻子:古义包含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性配偶。
“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陷:古义为“陷入陷阱”或“使陷落”,今义多指“陷害”或“坑洼”。
三、思想内涵演变
孟子通过这些异义词强调,君主应以仁义为核心治理国家,而非单纯追求物质利益。这种思想对后世儒家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异义词的辨析有助于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及其与现代价值观的关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