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核心典故:三国吕蒙
背景 :吕蒙是东吴大将,初时文化水平较低,常以“军中事务繁忙”为由推脱学习。转折:
孙权劝其学习《孙子》《六韬》等兵法,以提升用兵能力。孙权以汉光武帝、曹操等历史人物为例,强调“时间要挤出来”。
结果:
吕蒙深受启发,开始勤奋学习,短时间内学识大进。后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闻名,成为吴国名将。
相关细节
孙权建议吕蒙先从《孙子》《六韬》入手,再阅读《左传》《史记》等历史书籍。
吕蒙曾以“不识字,看书易困”为由拒绝,但孙权以自身经历激励他。
吕蒙学习后,不仅军事能力提升,还能与文官辩论,甚至让鲁肃刮目相看。
成语含义:原指手不离开书本,现形容勤奋好学,常用于形容刻苦钻研学问或工作的人。
此典故通过吕蒙的转变,展现了学习的重要性,成为后世劝学文化的经典案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