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温良恭俭让”的注音版信息如下:
一、拼音与释义
拼音: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释义 - 本义: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五种儒家美德。 - 引申义:现多指态度温和但缺乏斗争性。
二、出处与背景
原文:《论语·学而》中孔丘(孔子)言:“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意为:孔子凭借温良恭俭让的品德得到天下,他追求这种品德,与常人有何不同?)。
三、相关典故
该成语出自《论语·学而》,是孔子总结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强调通过内在品德修养实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四、近义词与用法
近义词:温良恭俭、谦和有礼。-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宾语,例如:“他待人接物,总是温良恭俭让齐备。”。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主张通过内在德性实现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统一,对后世伦理道德建设影响深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