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诗句,综合多篇古诗作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以"香炉峰"为切入点,描绘云雾缭绕中峰峦若隐若现的神秘感,被后人誉为"天籁"之作。
二、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视角变化,哲理性地表达云雾遮蔽山体的现象,成为描写庐山最具代表性的诗句。
三、 其他相关诗句
孙鲂《湖上望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暴布挂前川。长把云藏一半来,不教人全见。"
以紫烟、云海为意象,展现庐山云雾的变幻与壮阔。2.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通过云深路阻的描写,烘托云雾对山川的遮蔽效果。3.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虽未直接描写云雾,但通过"云锦张"等词暗示云海翻腾的景象。
四、 云雾的动态特征
部分诗句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云雾变化: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虽为瀑布,但侧面烘托云雾弥漫的山谷);
"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强调云雾对空间感知的干扰)。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绘庐山云雾,既有具象的景观描写,也有哲理性的思考,共同构成庐山云雾的诗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