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为进行了极为深刻的评价,其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圆明园的崇高赞誉
世界奇迹与东方艺术典范
雨果称圆明园为“世界奇迹”,是“东方艺术的典范”,认为其艺术成就“甚至超过所有大教堂的珍宝总和”。他将圆明园比作“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强调其作为人类文明瑰宝的独特价值。
想象力与言语的局限
雨果坦言,圆明园的辉煌难以用言语形容,建议未亲见者通过想象感受其“恍若月宫”的建筑魅力,将其与希腊帕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等西方象征性建筑相提并论。
二、对英法联军暴行的强烈谴责
强盗行径的揭露
雨果以“两个强盗”的比喻揭露英法联军的罪行: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焚毁。他愤怒地指出,这种行为是“野蛮人对野蛮”的践踏,且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文明与野蛮的反思
雨果批判欧洲人自诩的“文明”优越性,谴责其以文明之名行野蛮之事,并预言“法兰西和英格兰”将因暴行受到历史制裁。这种反思超越了具体事件,触及了文明冲突的深层矛盾。
三、历史意义与影响
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声
雨果的评价引发全球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成为后来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
反帝爱国思潮的象征
他的文字激励了无数人对侵略行为的抗争,成为反帝爱国思潮的重要象征,尤其在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雨果通过高度赞誉圆明园的艺术价值与文明象征,同时犀利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使其评价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案例,兼具文学性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