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是北宋时期四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均出自苏轼门下,因文学成就卓著且得到苏轼的亲自提携而得名。具体如下:
一、成员构成
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诗派开山祖师,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文风格独特,主张“诗法自然”,代表作包括《寄黄几复》《登快阁》等。
秦观
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词宗,以《鹊桥仙》《满庭芳》等作品闻名。其词作情感细腻,语言婉约,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晁补之
字无咎,号归来子,诗文俱佳,与张耒并称“晁张”。其词风豪爽,散文亦以理性和抒情结合见长,代表作有《归隐集》《水调歌头》。
张耒
字文潜,号柯山居士,以散文创作著称,主张“文章须有益于世”。其作品关注现实,风格简洁明快,代表作包括《过零丁洋》《蚕书》等。
二、核心特点
学术背景: 四人均在苏轼的指导下成长,曾共同参与文学讨论与创作活动。 风格差异
历史地位:他们与陈师道、李廌并称“苏门六学士”,对宋代文坛影响深远。
三、相关争议
部分文献将苏门四学士与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但这一分类更多是后人扩展的称谓,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四学士”。核心的“四学士”仍以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为主流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