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责任的诗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精选的代表性诗句及解析:
一、家国情怀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出处: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解析: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被后世视为入世情怀的经典范式。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出处:
宋·陆游《病起书怀》
- 解析:即使地位卑微也不敢忘记忧国忧民,体现了文天祥等抗元英雄的爱国情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出处:
曹植《白马篇》
- 解析:表现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常被用于赞颂革命烈士。
二、担当与使命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出处: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解析:表达为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信念,是近代民族精神的象征。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 出处:
张岱《格言联璧》
- 解析:强调明知困难仍勇往直前的勇气,体现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 出处: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虽为散文,但常被引用为诗句)
- 解析:突出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担当使命。
三、责任与担当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出处:
唐·王昌龄《从军行》
- 解析:以边塞军旅生活展现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成为爱国诗人的常用意象。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出处:
郑板桥《竹石》
- 解析:表达基层官吏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体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出处: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解析:展现抗金名将的壮志豪情,彰显"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四、哲理与责任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处: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解析:以生命为代价坚守信念的悲壮情怀,成为民族精神的永恒坐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出处:
顾炎武《日知录》(虽为散文,但广泛流传为诗句)
- 解析:提出"人人有责"的民主思想,奠定现代公民意识基础。
五、激励与奋斗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出处:
曹操《步出夏门行》
- 解析:以老马喻指老将,表达终身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出处:
屈原《离骚》
- 解析:体现探索真理、担当使命的执着追求,激励后人不断进取。
以上诗句覆盖了家国情怀、担当使命、责任与担当、哲理思考及激励奋斗等多维度,既包含个人品德的升华,也彰显了民族精神。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适用诗句,注意原诗意境与引用场景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