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述了清明时节人们扫墓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中的“雨纷纷”和“欲断魂”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悼念先人的悲伤心情。而“借问酒家何处有”则通过牧童指路,暗示了人们在悲伤中寻求一丝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适合四年级学生理解和朗诵。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清明节现代诗词,例如:
《清明颂》
怀千年忠骨,赞百年英雄。
又是一年清明间,我们来到烈士墓前,追悼那枪林弹雨中倒下的英灵。
你们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你们是共和国里不倒的长城。
风萧萧,雨绵绵,人们惶惶又凄惨。
先烈们,无所畏惧,抛头颅,洒热血。
先烈们,死得其所,创功勋,得英明。
祖国美好的神州大地,祖国大地的宏伟建筑,都是你们的付出,是对你们牺牲最好的回报。
充满着对天堂的你们无限的祝福!
《踏青》
天沉沉雨蒙蒙,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微风凉,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泪行行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延续着昨日落叶的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浅淡的白粉色花瓣落满地,延续着花开花落的生息。
白茫茫寄哀思,今非昨昨非今,同安,唯努力与幸福可天地同笑。
《缅怀》
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八年抗战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解放战争的军号响彻天地;有多少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所向无敌,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解放,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
这些诗词不仅表达了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情感,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