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诗句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通过“黄沙百战”展现边塞战事的艰苦,“不破楼兰终不还”以铁血誓言表达誓死报国的决心,成为边塞诗的典型代表。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赏析:以“吴钩”象征战斗工具,“收取关山五十州”展现开疆拓土的雄心,体现其弃文从武的激昂气魄。
王维《使至塞上》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虽为写景诗,但通过“大漠”“孤烟”等意象,隐含边塞将士的孤独与豪迈,可引申为对建功立业的坚守。
二、宋代诗句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思乡与报国矛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体现虽身处边塞,仍心怀天下,渴望杀敌报国的矛盾心理。 - 边塞风光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通过秋景渲染边地荒凉,反衬将士们的壮志。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报国豪情: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以“射天狼”比喻抗敌报国,展现其果敢与抱负。 - 壮阔场景:
> 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通过“千骑”和“狂涛飓风”比喻军队威武,体现杀敌心切的激昂情绪。
三、其他相关诗句
曹操《观沧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以宇宙意象表达统一天下的雄心,展现恢弘的政治抱负。- 岳飞《满江红·写怀》: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用极端表述彰显抗金救国的激昂斗志。
四、补充说明
屈原《离骚》: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未直接言战功,但体现屈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可引申为建功立业的永恒信念。- 李白《行路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渔家傲》呼应,表达突破困境、建功立业的乐观态度。
以上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建功立业的渴望,既有个体英雄的壮志,也有集体奋斗的豪迈,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永恒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