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用品类
1.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找丸)
2.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3.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二、自然现象类
1.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2.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3.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三、行为动作类
1.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2. 栽缝师傅做衣服——有尺寸
3.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四、动物行为类
1. 猫头鹰戴帽子——官(冠)上加冠(官)
2. 老鼠跳到琴上——乱谈(弹)
3.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谐音歇后语通过语音相似性形成趣味,如“药铺里开抽屉”谐音“找玩”,“孔夫子搬家”谐音“净是输”等,既形象又富有文化内涵。建议结合具体语境使用,注意区分谐音造成的歧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